龙书屋 > 穿越小说 > 太子妃必须骄养 > 第443章,珍珠一箱
  吕温和坐下,就算颜值不够高也是美美哒。
  丫鬟说:“没准嵇氏就说是养你功劳大,这下要大上天!”
  方棠附和:“她本来就是接触别人,造个谣不难。”
  吕温和怒道:“她还不说哪里来的。我舅肯定拿不出千金裘,娘娘让她天天穿,她当别人是傻子?”
  丫鬟说:“她可以在家装病。”
  狄宝瑟欢快:“盛安很多闲的、肯定会去看她。再看她卧病在床还穿着,大夫敢说吗?”
  就算大夫说不行,宫娥说娘娘让穿的。
  几个大夫敢较劲儿?或许都不去给她看病,甚至直接说她装病。
  吕温和说:“能拿出千金裘、所求也很大。”
  桓樾说:“或许又让你爹续弦,你弟也是值千金裘的。”
  吕温和哼:“我爹才不续弦。”
  圣人都不打算续弦了,就明德皇后一个。
  他爹不得跟着圣人走?何况家里两位夫人好好的,他爹不是那种人。
  若是来个继室,生个儿子,吕温仁哥几个咋办?
  文邈说:“也可能只是拉关系,求事情以后多得是机会。若是娘娘穿了,还能脱下来?”
  桓樾说:“我穿了再赏给她不是更有面子?”
  文邈点头,也有道理。就比谁不要脸。
  吕温和感慨:“这么好的狐裘她以前肯定穿不上,不知道多少人要嫉妒。”
  桓樾问:“你嫉妒?”
  吕温和说:“我又不缺。过几天我再收拾些东西送给井蔚。白石村可能比盛安冷。”
  文邈提醒:“准备一些平民用的,她拿出去送人又体面还实用,大家也知道是你的情分。”
  乡下人,也爱美。
  但送好的,又舍不得又瞎攀比。
  就是要让他们勤劳朴实,过好这日子。
  何况一个村全送,就得不少银子;若是送一般些的,就够了。
  吕温和就把这事儿记下来,她可以办好。
  桓樾叫女官:“准备些东西给大何氏的儿女送去。”
  那就是大姨,大姨走得早。儿女还本分,就该赏。
  女官笑道:“不如也准备两份?自己一份好的,再备一份送人?”
  桓樾笑道:“那宫花多装些,过年也喜气一下。”
  文邈笑道:“女孩子大概最喜欢这。新衣裳或许自家有了,但这宫花只有宫里有。”
  桓樾说:“谁乖就赏谁,谁不乖明年就没有。”
  方棠突然说:“以后的女孩子不得都盼着娘娘的宫花?”
  桓樾说:“那也行啊,这个不费钱还好看,一般的姑娘都有。”
  巩韵说:“那没有的就该急了。”
  吕温和说:“要犯了很大的错才取消,所以她该反省自己。这不是选好的,而是和狐裘差不多。若是能让姑娘学到一点道理,那就很好了。”
  储妃就得操心这些,好比狐裘能不能穿。
  一个小小的宫花,送的不好就是祸根,不知道搞出多少事儿。
  或许从别的渠道买宫花都有,就像买功名。
  现在不用管那么多,又不可能全天下发。
  白石村的事儿让白石村去考虑、找点事儿干。
  若是以后成了国丈,大概也知道如何思考问题。
  很多东西要考虑大局,很容易被坑。
  文远和彭王一块到青蛾宫外接媳妇儿。
  谢籀陪着、也没进去。
  就这会儿,看圣人赏了一堆的过来。
  文远和彭王都乐,圣人高兴就好。
  一件白狐裘而已,大赵的储妃还不能拥有?
  谢籀就坚定的抱媳妇儿大腿。他媳妇儿干的出来,他父皇还乐意。
  彭王也要抱媳妇儿大腿,他媳妇儿棒棒哒,没有储妃那么出挑,这身份还是要注意。
  彭王就不会以大哥压到储君头上,他又没吴王那么能干。
  父皇对家庭和睦满意了,处理那些糟心事、心情都不坏。
  搁以前董氏总是拖后腿,大家都过得不容易。
  文邈和吕温和出来,一个带着吃的一个带着玩的。
  她们是拿不动,有内侍各扛着一箱子。
  彭王觉得他现在都富裕了。
  他娘不行,申家不富,文家也不是巨富能比,书另算。
  但现在物质财富有了、精神财富也有,父皇还不时补贴。
  文邈和吕温和见过殿下。
  谢籀挺客气:“明儿再来。”
  吕温和和文远笑道:“我明天想回娘家。”
  文远说:“下着雪,我送你过去。”
  吕温和激动,顺口说:“么么哒。”
  文远就宠着她单纯,一辈子单纯都没关系。
  主要是娘娘喜欢单纯的。
  多少人想入娘娘的眼对吧?
  吕温和不需要,但这是缘分。
  谢籀走了。
  就谢简看着他媳妇儿,没有么么哒?伐开森。
  文邈很淡,不过半天还是憋了一句:“你明天送我回娘家?”
  谢简点头,想回随时都可以,彭王府没多少事儿也没婆婆盯着。
  文邈喜欢简单的日子。
  谢简看她辛苦,要给青蛾宫帮忙。他再没本事也不会给媳妇儿添乱。
  文邈觉得挺不错了,虽然多年后谁都不知道怎么样,但那也是努力出来的。
  何况文邈有足够的底气,不论是家里还是自己。
  青蛾殿里,还在看赏赐。
  圣人赏的有点多,珍珠一箱这种操作,挺浮夸的。
  大概是一斛珠这样子?算常规操作?
  桓樾看着珍珠挺好的,灯光里散发着柔和的光。
  桓樾给狄宝瑟、郭冰、广宁公主、永宁公主、阎拂拂等分一分,就剩一半了。
  广宁公主带着常紫涵愉快的走了。二嫂分她的时候就多一点,意思是她比六妹大。
  不管什么意思,广宁公主分紫涵一点。
  常紫涵现在也不客气了,公主什么都会和她分享。
  她记住自己本分,但也无须小气。
  桓樾又装了一些给大何氏的儿女。
  别看东西多,若真要往外赏赐,再多都是不够的。
  谢籀拉着媳妇儿,以后赏的多她也会有更多。
  桓樾都不太愿意为这个操心。
  有内侍来回禀:“盛安已经传遍了。虽然下着雪,还是有人上门去看热闹。”
  桓樾说:“那也未必是好人。”
  至于嵇氏能逼出什么绝招,桓樾一点不在意。
  内侍也查到:“狐裘是裘家经手的。”
  桓樾点头: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